(由上而下依次為--火燄、閃電、戰斧)







年歲更替之際,正是我們果園最忙的時刻。這個時節的工作,都是些粗重活,像是施肥、修剪、除草等。在雙手疲累的狀況下,實在不適合製作嫁接刀。在這裡要感謝訂購嫁接刀的朋友,謝謝你們的賞識與耐心的等候。


 


刀並不難懂,但是選購和操作,總不免有些技巧。說到用刀的極致,大概非莊子筆下的庖丁莫屬。



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響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,合於桑林之舞,乃中經首之會。文惠君曰:「嘻,善哉!技蓋至此乎?」庖丁釋刀對曰:「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時,所見無非全牛者﹔三年之后,未嘗見全牛也﹔方今之時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,官知止而神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卻,導大窾,因其固然。技經肯綮之未嘗微礙,而況大軱乎!良庖歲更刀,割也﹔族庖月更刀,折也﹔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數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彼節者有閒,而刀刃者無厚,以無厚入有閒,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。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。雖然,每至於族,吾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,視為止,行為遲,動刀甚微,謋然已解,牛不知其死也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為之而四顧,為之躊躇滿志,善刀而藏之。」文惠君曰: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」


開始閱讀「莊子」,大概是在十五、六歲之間,對於庖丁用刀時要輔以肩、膝;甚至腳踩等動作,不免有些疑惑。直到十年後開始學做木工,使用手搖鑽時常得以腰、腹、額頭使力,才初窺用刀的堂奧。嫁接刀的操作,雖受限於指掌之間,但用刀的道理並無不同。








良庖歲更刀,族庖月更刀。除了用刀不當外,大概也受限於當時只能以青銅製刀的關係,刀的材質影嚮了使用的範圍及壽命。高速鋼的硬度,可說是現代鋼材的極致,卻不見得是最好的刀材。嫁接刀免不了會接觸到樹液、汗水,並且嫁接有一定的時節,大部份時間,刀都處在封存的狀態。對於抗鏽防蝕能力不佳的高速鋼刀而言,無疑是一大困擾,加上硬度太高,打磨也增加了難度。選擇高速鋼作刀材,是基於工作量的考慮,在工作量不大的情況下,最好的材質應是440系列的鋼材,雖然硬度略遜於高速鋼,但抗鏽能力良好,保養、收藏也都容易。



善而藏之,是重要的工作,尤其是抗鏽能力不佳的刀,更要避免紙張、皮鞘、木盒等易吸濕的收藏材料。為了防繡,我們在刀身上噴了漆,但刀刃的部份,基於使用上的需要,未加保護。收藏時如果沒有乾燥箱,可以塗上油或蠟。刀上的圖都是阿倫的精心設計,由於每把刀都需單獨刻模噴漆,相當費工。但確實讓一把不起眼的刀,變成了值得賞玩的藝品。或許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同,在我眼中圖紋本身的價值,已遠超越我對這把刀的訂價!


 


(戰斧--這把刀的圖紋是參考古代青銅戰盔上的紋案變化而來)



 


刀是不是好用,除了刀材外,刀型、厚薄、角度、長度、重量也都重要。嫁接的工作沒辦法像庖丁一樣,可以運用各種技巧造成遊刃有餘的情形,利用小角度的刀刃迫開木質,是最好的方法。薄一點的刀身,可以減少刀刃的受力,操作上就可以俐落得多。嫁接刀最佳的厚度應是1.6mm,我選用2.0mm,主要用意是輕重稱手。



 


許多玩嫁接的人,都有被嫁接刀劃傷手的經驗。庖丁說:「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,視為止,行為遲,動刀甚微」,即使有了好手藝,仍要保有如履薄冰的心態,這是做事的通則,並不限於用刀。刀上纏的止滑線,除了止滑、美觀外,主要的用意還在維修前提醒自己,要戰戰競競。纏線是件麻煩的工作,磨刀前的拆線動作,會讓我不忘了,要如臨大敵!



持刀傷手,也可能是沒有注意到「收」的技巧,刀身整體的曲線,除了考慮持刀手勢的便利外,還關係到是否利於穩定、收力。武俠小說「射雕英雄傳」中,洪七公就曾為郭靖解說了易經,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的道理。這道理在用斧頭時最是顯而易見,不懂收力的結果,除了刀損、砧毀、手臂震得發麻外,還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。果園中常見的刀、剪、斧、鋸,在操作上雖然施力的方式不同,但收力的道理並無二致。洪七公說得沒錯,懂得「悔」,用刀才有點意思!


 


(火燄)



 


庖丁用刀合於桑林之舞,我不懂得什麼叫桑林之舞,但無疑用刀之際可以存在美感,尤其是持刀者本身的感受。美,不見得只能由眼、耳接收,或許您早也體會到,它能由指、掌之間傳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梨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